《飯桌日常》閱讀試作,p54 超簡單「馬鈴薯炒蒟蒻絲」

Potato_GP_DSC_1933

接受出版社邀請的新食譜書試做,終於收到書了。在日本頗有名氣的「野崎洋光」新書「飯桌日常」裡介紹不少料理撇步,超簡單的步驟,和常備菜快速烹調的秘訣,本來筆記了想要做用味增和優格取代米糠的「米糠漬」或是少油又可以快速炸出軟嫩豬排的「薄切炸豬排」,通通因為天氣炎熱,時近暑假,抽不出時間好好安排,只能用現成的冰箱食材,先做了這道「馬鈴薯炒蒟蒻絲」。

馬鈴薯有分新馬鈴薯,和成熟馬鈴薯,新馬鈴薯可以是任何種類的馬鈴薯,台灣採收時間約在三四月,日本則是盛產在初夏的六七月份。新馬鈴薯在尚未完全轉換成粉狀質地之前,就採收了,吃起來脆口,質地較為爽脆,皮薄,表皮刷洗乾淨,帶皮一起烹調也可以,非常適合拿來煎炒,或是涼拌。

Potato_GP_DSC_1916

今天的「馬鈴薯炒蒟蒻絲」就是使用新馬鈴薯,另外加了青椒絲、大蔥和蒟蒻。蒟蒻絲本身沒什麼味道,要炒到有入味,其實也不太容易,這道菜只用了酒和醬油(1:1)各100ml調味,份量稍多,剛開始有點猶豫,是不是真的要倒這麼多,不會整個變成煮湯嗎?畢竟食譜書出錯機率還是有的。先倒一半醬汁的量,稍微燉煮,沒想到水分一下就被馬鈴薯吸收,索性把剩餘的醬汁,一次全下鍋。這道菜巧妙就在,馬鈴薯燉煮後,釋放澱粉變成勾芡,勾芡包覆蒟蒻,就變得有味道了。而使用新馬鈴薯,質地較扎實,就算在鍋中翻炒也不易粉碎。

Potato_GP_DSC_1923

差不多收汁後,再加入易熟的大蔥和青椒絲翻炒。今天食材的份量,比原食譜書的量還多,醬汁有點不夠,冰箱拿出昆布醬油,倒一些添加,味道比較剛好。

熱熱吃不錯,很下酒。剩餘沒吃完的,涼了放冰箱,隔天取出,回常溫就可以直接吃了,隔天的味道更入味好吃。非常適合跟朋友一起乾杯時的下酒小菜,收入下酒菜常備食譜。




飯桌日常_立體封 _0427

購買資訊:

▍博客來 https://goo.gl/L8x65f
▍金石堂 https://goo.gl/2S7igD
▍誠品 https://goo.gl/VxoCd3
▍讀冊 https://goo.gl/Yt165Q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

透過 WordPress.com 建置的網站.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